什么是環保大管家——河北潤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簡單來說,“管家”:啥都會管,啥都要管,啥都能管。幾個簡單的詞來定義“測、管、治”,樣樣精通。高效專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是能夠量身定制解決方案且精準對癥全過程重點難點問題的長效機制。
具體環保管家涵蓋了現場勘測、環評、環境監測、技術咨詢、環保配件、臺賬維護、政策解讀、教育培訓、決策指導以及風險管控等一系列內容。從企業個體出發,或者從工業園區整體出發,環保管家都能發揮“專業人士”的作用。
一、政策背景:
環保管家的背景:
1.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阮煜琳)中國環境違法呈逐年遞增態勢。中國生態環境部23日在北京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數增長幅度為69%,處罰金額為115.8億元。
2.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全國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數分別為9.7萬、13.78萬和23.3萬件,年增長幅度分別為33%、42%和69%,呈逐年遞增態勢,處罰金額也由2015年的42.5億元增長到2017年115.8億元。其中,2017年全國實施停產限產、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移送拘留、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等五類案件總數3.96萬件,同比增長74%。
3.環保管家來源及定義:2016年4月15日,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號),該意見中指出:”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及企業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或企業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由此,在環境保護領域正式提出了“環保管家”的概念。
政策背景: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通知》
發改辦環資〔2019〕785號。
明確指出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的園區推行第三方治理。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在鋼鐵、冶金、建材、電鍍等園區開展第三方治理,長江經濟帶重點在化工、印染等園區開展第三方治理,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在電鍍、印染等園區開展第三方治理。大力推進環境監測服務主體多元化和服務方式多樣化。鼓勵發展一體化的環保服務總承包和環境治理特許經營模式。
國家扶持政策:
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于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公告》,給予符合條件的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對符合條件的園區和第三方治理企業給予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
環保管家內容詳情:
一、現場勘測
1.環保違法風險防范(對企業定期巡查,進行環保法律法規排查)。
2.對企業出現的環保違法現象,給予整改指導,將損失降到最低。
3.對企業環保設施、隱患日常排查,避免環保事故發生。
4.面對不正當環保違法指控,指導企業合理利用法律捍衛自己的權利。
5.環評,排污許可證,項目竣工驗收等手續核對,生產現狀是否符合要求。
二、環境評價
1.指導、幫助、協同企業完成排污總量核算工作,
協同環保部門完成對企業排污總量核算工作:
2.指導、幫助、協同企業完成排污申報登記和日常業務報表辦理,協同環保部門完成對企業排污申報登記和日常業務報表及排污費審核工作:協同企業完成排污許可證申請、審核和年審工作;3.指導、幫助、協同企業完成環保檔案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和管理工作;
4.附件臺賬管理相關表格主要包含環保設備的使用及維護保養,使用數據。
三、項目驗收
1.各種廢水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水,以及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中有回用或間接排放要求的廢水;
2.各種廢氣處理設施的去除效率,排放到環境中的各種廢氣,包括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3.固(液)體廢物處理設備的處理效率和綜合利用率等產生的各種有毒有害固(液)體廢物,需要進行危廢鑒別的,按照相關危廢鑒別技術規范和標準執行:
4.用于處理其他污染物的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
5.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排污許可證規定的總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四、污染控制
企業日常監測內容:為企業制定日常監測方案。監測方案內容包括:單位基本情況、監測點位及示意圖監測指標、執行標準及其限值、監測頻次、采樣和樣品保存方法、監測分析方法和儀器、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等。
1.廢氣-——排氣筒出口的排氣量、進出口的濃度、進出口的速率、煙囪高度、內徑、溫度和濕度等。2.噪聲——廠界四周晝夜噪聲值(dB),測量同期,應記錄氣象條件、測量儀器、校準儀器、測點位置、測量時間、測量時段、儀器校準值(測前和測后)、主要聲源、測量工況。
3.廢水——廢水總排口的各污染物濃度。
五、環保配件
1.定期檢修環保設備并確保環保設備正常運行。
2.保證環保設備的凈化效率,并做好相應維護設備臺賬的記錄。排查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更新環保管理數據。
3.完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制度。
六、培訓教育
1、環保法規政策解讀與標準培訓。
2、公司環保制度培訓及解決方法、更新環保管理數據。
3、員工職業健康知識培訓。
4、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和綜合利用技術培訓。
5、各種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的相關培訓。
6、清潔生產及污染治理方面技術和政策文件培訓。
7、最新法規.政策文件及技術規范培訓。